1.国内目前都有哪些替代水泥使用的发明专利技术
水泥目前有可替代品——凝石。
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仿地成岩的新型建筑胶凝材料——“凝石”。这种将冶金渣 、粉煤灰、煤矸石等各种工业废弃物磨细后再“凝聚”而成的“石头”,与寻常水泥相比,在强度、密度、耐腐蚀性、生产成本和清洁生产等许多方面表现十分突出。
“凝石”技术“凝石”技术是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的一项研究成果。由清华大学孙恒虎教授发明的这一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已获得多项国家专利。这一技术已于12日通过了教育部主持的项目鉴定,下一步将提请国家863计划的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地质学研究表明,天然火山灰等物质在常温常压条件下通过沉积、变质过程,可以转变为长期稳定存在的铝硅酸岩石。而“凝石”技术正是依据大地成岩原理,以各种工业废弃物(如冶金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以及其他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为主体原料,配以少量成岩剂,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生产出高性能的新型建材——硅铝基类水泥产品。 凝石的用途专家认为,“凝石”与普通水泥相比,具有多种优点,比如:生产过程实现“冷操作”,节省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碳;生产过程大量减少烟尘,不破坏天然资源,不污染环境;“凝石”混凝土的强度、密度、耐腐蚀、抗冻融等方面的性能优良;以各种废渣为原料,“吃渣量”可达90%以上,是处理废渣的最有效方法;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等。“凝石”技术对破解我国一些产业的环境和资源瓶颈难题,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国有数十亿吨的固体废弃物,仅煤矸石一种就高达34亿吨。这些固体排放物还以每年10亿吨的速度增加,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仅粉煤灰一项,全国每年的处理费用就达60亿元。此外,我国适宜烧制水泥的石灰石可开采储量为250亿吨,以2003年的水泥产量计算,仅够用30余年。而一旦采用“凝石”技术,这些数量巨大的固体废弃物将变成生产优质类“水泥”胶凝材料——“凝石”的上佳原材料。有专家表示,人类在建筑胶凝材料方面,已经历了千年的石灰“三合土”时代,百年的水泥“混凝土”时代。“凝石”技术的出现,很可能意味着人类即将迎来新的“凝石”时代。
2.水泥是怎样发明的
1756年,英国工程师丄斯米顿发现:要获得水硬性石灰,须采用含有黏土的石灰石来烧 制,用于水下建筑的砌筑砂浆,最理想的成分 是由水硬性石灰与火山灰配成。
这个发现奠定 了近代水泥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1796年英国人帕克用泥灰岩烧制一种棕色 水泥,称罗马水泥或天然水泥。
1824年英国人阿斯普丁(1773-1855) 用石灰石与黏土烧制成水泥,硬化后的颜色与 英格兰岛上波特兰地方用于建筑的石头相似, 被命名为波特兰水泥(我国称为硅酸盐水泥), 并取得了专利权。
3.水泥管怎么做的
有三种方式,摘自百度百科
离心制管
悬辊制管
芯模振动
离心制管
水泥管采用塑性混凝土,成型后管壁结构是分层的,影响了混凝土的抗荷载能力;混凝土标号通常为C30,也可以做到C40,但管口的混凝土强度是低于管身的,不适合做顶管;成型时管模横卧在离心机上高速旋转,钢筋网随之运动,会出现两种影响管材使用寿命的情况:
1、钢筋网有焊点不牢固时就会出现跑筋和漏筋现象,使管身局部出现无筋状态;
2、成型后钢筋网很难居中,钢筋网是偏心的,也就是钢筋网的保护层不均匀;此工艺需要大量的模具来保证产量,每个模具的尺寸是存在偏差的,对开式模具长时间拆装使用也会出现较大变形,因此导致了管材的圆度、管口垂直度、管径尺寸和管长尺寸等偏差较大,影响工程的安装质量,出现渗漏将导致路面下陷,对管线两侧的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悬辊制管
水泥管采用干硬性混凝土,管壁混凝土结构均匀,抵抗荷载能力良好;混凝土标号通常为C30、C40;成型时的噪音比离心工艺有所减小,操作现场的环境比离心工艺干净一些;缺点是做小口径管时要增加壁厚才能满足抗渗要求;离心工艺的一些其它缺点悬辊工艺同样存在;
芯模振动
水泥管此工艺采用半干硬性混凝土,立式布料内模振动并径向挤压成型,成型时通过对内模振动力和振幅的调整,以最佳的振动力密实混凝土,从而得到C50高强度的管体混凝土,使管道的抗荷载能力和抗渗性能较离心和悬辊工艺有明显增强。同时此工艺的砼管钢筋网保护层均匀,不会出现离心、悬辊工艺钢筋网位移、跳筋、并筋、散筋等现象,保障了管材的使用寿命50年。
转载请注明出处生活啊 » 做方形水泥管道有哪些方法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