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梵高的画多采用什么绘画手法
一. 梵高画的特点
1.多使用鲜艳和火辣辣的色彩,以及具有运动感的、连续不断的、波浪般急速流动的笔触,构成他绘画的特色
2.把所描绘的对象,当作表现自己热烈激动的主观感情的媒介、当作表现自己独特艺术手法的媒介,以表达他的主观感受和激情
3.尤其是在色彩和对事物的形体塑造上的方法,发展到更加独立于传统之外的地步
二. 代表作品
静物《向日葵》、人物自画像《割了耳朵的凡高》、室内画《夜间咖啡馆》,还是风景画《星夜空》、《向日葵》
2.请问梵高的绘画技巧是什么呢
梵高的基本绘画精神是对个性和情感的解放。德拉克洛瓦在历史性绘画中发展了一种充满动感、活力、光暗强烈、色彩炽热的个人风格在他的画面上还偶尔地出现过不加调合的色彩并置。浪漫主义作为社会冲突和精神冲突的直接表达,突出地代表了现代精神的指向。梵高则继承了浪漫主义的冲突感和印象主义的用色。
梵高永远处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时与自然对抗;生活于激情但求助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的过程中追求着高于自身的东西;以至在精神崩溃的临界线上,保持最强悍的自制力——这种充满内在冲突的精神状态,曾是人类不容揭示的秘密,长期压抑于心理底层,是梵高第一次在绘画创作中把它们充分地暴露出来,梵高的艺术成就是真诚地展示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精神矛盾和心理运动,每一个形象都充满戏剧冲突,人在画布和颜料面前颤抖,冥冥中寻找着心灵物化的方式,为的是向着现实背后那个超越自身的神秘世界,那个终极的世界飞升。梵高艺术语言——线条、笔触、色彩、空间的一切创造成果都源于此,并因此具有更深刻、更富有启示性的意义。
梵高对线条所能蕴含的情感有一种天生的敏感,这在他的素描作品中随处可见。他把印象派的色点扩展成色线,由此超越印象派而成为用心灵作画的大师。在发挥线条笔触的表现性方面,他和荷兰画派不无渊源,但伦勃朗慎密而阔达的笔触与创作主体精神状态的联系是隐晦的,也是相当有限的,而梵高则把伦勃朗绘画中只有元素的东西,作为方法析取出来,使之明确、纯粹,带着原始的表情,推向极端。他服从于心灵(更多是潜意识)的召唤,经常用波形、螺旋形的笔触来运载奔涌不息的情感之流,粗犷,豪放,充满动势、紧张和强烈的节奏感:大地在颤抖,天空如旋涡似火焰,树木绞扭,似乎要把自身连根拔起。这种饱含自发性激情的有力笔触,既非顺从于事物固有的肌理(伦勃朗),也不倾向对象本身的动态(柯罗),而是从大自然中抽取出来的心灵象征。梵高越画越厚重的笔触使他的精神日益专注理以物即道的直接性,也许,对于颜料本身(色泽、质地、浓淡厚簿)的敏感是使一个画家离距自然、超越自我的直正原因。在这里,梵高揭示了在绘画形式和人类情感之间、在物质材料和终极真理之间可能存在着的直接联系性。
梵高对精神冲突和心理运动的本质把握突出地表现在他对色彩的运用上。在当时只有他完全使用纯的光谱色作画,他善于运用互补的色彩对比;或者相互交融,或者相互对立,以增强色彩的精神性,沟通悸动、紧张、动荡不安的心灵。这不只是一个如何使用色彩的技巧问题,而是色彩观念从物到人的一种深刻的改变。梵高以运动的色彩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创作,即眼睛能够把前一个感觉中的色彩印象移入后一个感觉,因此要表现心灵运动,就应该把前后两者同时绘入画面,在此过程中强烈的色彩对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梵高的早期绘画有哪些
1887年之前,是梵高的创作初期,包括埃顿时期,海牙时期和德伦特时期。
梵高在博里那日矿区受到巨大打击,对上帝几乎绝望,却终在迷茫与困惑中找到了一生的归宿——绘画。当梵高画它们时已经是快30岁的人了,无论是观察方法、技法以及用色都是相对保守,可以说,梵高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天才画家。
Bleaching Ground at Scheveningen 1882
Avenue of poplars in autumn October 1884
Boerendorp in de avond1884
当1887年梵高到巴黎接触到印象派、接触到日本的浮世绘,他的心情为之澎湃,他的创作灵感喷涌而出。
4.小梵高美术课对幼儿有哪方面受益
1、让人意志更坚定,变更自信:学习画画,可以使人的意志品质得到磨练。经常要自己思考画面的全局问题,久而久之,就对自己有了一种信任,能自己独立处理很多事情。
2、变得有耐性,坐的住:学画画之前,心里急躁,爱动爱瞎闹,对于生活没有耐心。学画画之后,变得能坐下来安静的思考,面对事物,冷静消化;无论困难还是喜悦,能学会妥善的处理。
3、让人性格更从容:想能让一个浮躁的人静下心来,一来环境要静,二来易入门,三来要容易奏效,四来有感情宣泄,学习画画,也是对个人性格的磨练。
4、会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每个会画画的朋友都是导师,选择了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选择了过什么样的生活。以画会友,身边都是些有共同爱好的小朋友,生活当然也会更加有趣。
5、在绘画时用写意的形式表现画面,色彩感丰富。使幼儿感受更多的色彩变化。
5.梵高是怎样走上绘画道路的,急需
梵高出生的家族挺好的,叔叔是个社会地位很高的人,他的弟弟提奥是从事画廊生意的,在业界小有名气,梵高的艺术之路一大部分都是提奥支持的,可以说没有提奥就没有梵高,梵高之前在一个煤矿当过神父,后来煤矿失事让梵高感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那段灰色的时光里梵高拿起了画笔。
画画是梵高之前就很喜欢的事,但是他没有受过任何的美术教育,第一次画的速写是煤矿上的工人,线条没有组织,都是一些细碎的线段拼凑出来的,俨然一个绘画方面的菜鸟,但是这没有掩盖他内心对于生活对于绘画的热爱和热情,他是一个情感异常容易激动的人,后来他就辞去了神父的工作开始走上了全家一致反对的绘画道路,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天才,他的画豪放自由,不拘一格,打破当时绘画的框框,超越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界限,所以梵高也成为了一个悲剧。像要详细了解他可以看看《渴望生活》这本书。
6.梵高是怎样走上绘画道路的
楼主有一部电影叫做《渴望生活。梵高传》不知道你看过没有,是根据梵高写给他弟弟的800多封书信而有理的编剧出的很大的还原了画家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场景,而且里面出现的很多作品都是真迹,导演力求还原一代天才画家的坎坷一生,央求收藏者赞助,很值得一看。话说回来,梵高是如何走向艺术道路的,这是跟家庭有关系的,梵高的父亲是一位牧师家境在当时算是很不错的,她还有几个叔叔都是做画商的也许就是小时候受到叔叔们的熏陶而走向了这条道路,梵高做过很多工作,但是由于个性的原因最终都很失败,他在叔叔的画廊做伙计,结果因为顾客的高傲而不卖给顾客画作。最后因为他实在太令叔叔失望,他非但没给叔叔以帮助,反而添乱,每到一处不是跟顾客吵架,就是把本来已经到手的生意搞砸锅,而不得不放弃这项工作。这里只是举些例子呵对探讨梵高的作品为什么会那么色彩鲜艳感情激昂很有帮助;他还应家里的要求做一名牧师,但是梵高每次给信徒颂教义,都要拿着稿纸说话还结巴不清楚,最后自然牧师组织不想让他做。但是他要坚持,牧师组织最后答应他让他去一个很贫苦的挖煤的一个城镇传诵教义,城镇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是他到了那边有很多变化发生,梵高生性善良,到了那边却成了帮助穷人的人,他把自己的棉被自己的床,自己的衣服给那些需要的穷人用,他每天随矿工们一起出入矿洞,穿着肮脏的矿工服,不修边幅那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他,最后人渐渐消瘦,病倒了,最后他的弟弟提奥,将他接回了父母家里,这个时期他便开始————走上了绘画之路,在家里已经开始画一些速写,他把这个看成是自己的职业,并且希望自己不会再像从前那样失败,弟弟提奥也很支持他,(事实上提奥是无条件支持梵高的无论哥哥要做什么以至于梵高走上绘画这条路以后他维持生计的钱买颜料作画的钱全部是弟弟寄给他的,后来的评论家还这样评价过这一对兄弟,兄弟之情的终极奥义,世界上亲兄弟的光辉典范)但是还没有接触油画。可梵高回到家里因为他看不惯父亲那些牧师虚伪的颂教义不能真正实际的帮助贫苦大众而整天跟父亲吵架,这里还有个梵高求爱不成的故事我就不讲了哈哈楼主以后自己看,他后来就去了外面独自寻找,梵高大部分画作都是写生,他为了工作(作画)废寝忘食,不停的作画,表现出极大的毅力和进取精神!尽管作为画商的弟弟曾给他卖出去一副作品,那个时期也是印象派的兴起时期,莫奈,高更,塞尚,梵高还到过巴黎走访过他们,更与高更成为了,朋友,并邀请高更去他居住的阿尔小镇一同作画,可惜两人对艺术有着不同的见解陷入了激烈的争吵,最后不欢而散,值得一提的是梵高在阿尔小镇的时期是他绘画的颠峰时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为高更做了向日葵系列!
当然介绍梵高我这些小事情远远不够,权当做个简介吧呵呵,楼主可以去看下梵高传,= =天快11电40了,整理这篇字竟用了近一小时呵呵!
转载请注明出处生活啊 » 小梵高的绘画方法有哪些